Blogtrottr
udn最新報導
udn最新報導:24小時即時提供國內外最新新聞,立即掌握各領域最新重大訊息。 
新教長挑戰/人文學者 也需全人關懷
Aug 6th 2014, 18:29

教育部長吳思華接受聯合報專訪表示,上任後將扭轉「重理工輕人文」的慣習,研究必須和在地發展做連結,才能提供產業轉型參考。筆者很高興吳部長上任,就提出這麼深刻的見解!

不過,台灣學術環境如有「重理工輕人文」現象,也該反思人文學者(包括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術工作者)自身要負重要的責任。這些學者要不投身社會運動,要不投身於莫測高深的「論文」,究竟有沒有從專業出發,直視我們生活的環境,針對社會發生的問題,提出符合學理、經得起論證的研究,更將這些實徵研究整合,完成具人文素養的本土社會科學呢?答案並不樂觀。

很高興看見吳部長想要挽狂瀾、救時弊,不過,理工與人文並不是兩個對立的領域。

問題癥結並不是「重理工輕人文」這六個字,而是這些學有專精的學者,都不在意人文素養,即便在人文科系學術工作者,都難有全人角度的整體關懷。

當看見中研院院士丘成桐表示,一流的科學家絕對是從人文素養中孕育出來,而不是「膚淺的通識教育可以補足」,筆者同意其上半段發言,卻無法同意其下半段發言。正因我們理工與人文的學者,都沒有通識教育這種跨領域的視野,只在意純粹應用性的研究成果,當研究成果與環境需要脫節,無法因應變局來整合與創發新知,這正是不曾孕育人文素養所致。

因此,建議吳部長加強通識教育的跨領域教學,重視通識教育本身都需要相應的通識研究依據,並支持學者通過在地教學來從事在地研究,最終架構與發展具有人文素養的華人本土社會科學理論,才能真正挽狂瀾救時弊,開創台灣高等教育的新氣象。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bv2eybn7a7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