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六軍團湖口裝甲五四二旅洪仲丘下士於禁閉室悔過期間死亡,引發了大量的媒體關注及民眾的議論,這起事件對洪先生的家屬是難以承受的悲痛,更重創了民眾對國軍的信任,家屬要的是真正的死因。國軍除了必須開誠布公的調查之外,更應利用這起事件,改革內部管理,加強戰力,重拾民眾信心。
關禁閉在部隊中是常用的行為矯正手段,為何這一次出了人命,要如何處理?在八月號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中刊載的一篇彼得.杜拉克的文章,正好是分析這類問題的絕佳指引。
杜拉克的建議是要先確定問題的屬性,才能對症下藥。應該要辨別這起事件是否為普遍的現象,而洪先生的死亡只是讓問題浮出了而已,這種情況應該以調整現在處理禁閉的方式改進;如果事件是特例,不太可能重複發生,則可以參考別國部隊的處理方式;萬一這是個重大事件,未來會重複發生的機會很小,就必須要由高階領導人親自掌握處理,直到問題解決為止;但如果這是一種新問題,將來會愈來愈普遍,即需要建立一種新的政策、處理原則與行為準則。
問題分類錯誤會造成對策無法真正解決問題,所以應避免把這起死亡事件誤認為是特例,或者明明是特例,卻誤以為是普遍的問題。當問題可以恰當分類時,就可以定義問題了。應該要能描述事件的本質、相關層面及關鍵之處,而負責人員必須要會問問題,才有可能精準具體的描述前因後果。這將是一個重複檢視的過程,不停的以新調查資料修正原來的看法,避免事件定義的不完整,造成解決方案的缺失。
把死因完全釐清之後,在提出解決方案前,要先界定想要達成的目標,考慮如果無法竟全功,最起碼的成果必須是什麼,以及有哪些一定必須滿足的條件。國軍應有崇高的理想,「做對的事」,也就是要避免類似不幸事件重演,但同時要能精實部隊的訓練與紀律,不要一開始就瞻前顧後,為了妥協而降低目標。實務上,某種妥協最終總是難以避免的,但是如果知道某些原則必須要維持,就能清楚知道什麼是對的妥協,哪些是無法接受的錯妥協。
在解決方案提出時,應該預擬行動方案,確定會有適當的人執行決策,所以要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上、有適當的組織設計、按照流程來執行決策。要真正解決問題,國軍必須花最多的時間在部隊內部建立一套架構與流程,包括組織的設計與人員的配置,也就是要有部門及人來處理事情,配以適當的流程,避免事情有所遺漏,譬如攝影機的維護必須包含在例行維護事項以內,避免有些事情沒人處理,或者太多人重複涉入同一件事情。
洪仲丘事件看似簡單,卻很複雜,牽涉部隊文化、紀律、訓練、管理、領導、戰力、士氣等重要議題,需要足夠的時間釐清,才能有適當的解決方案。政府處理的時候態度當然要積極,但一定要努力避免為了迅速滿足媒體或回應家屬的訴求,而忘記了杜拉克這位管理大師的建議。將來執行解決方案時,過程中必須有及時的回饋,讓國軍判斷是否有必要改弦易張,部隊的長官更應經常勤走基層,了解問題之所在。這種作法才能恢復民眾的信心,達成國軍保國衛民的使命。 (作者為政大財務管理系教授)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