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機會來的時候,你最好已經做好了準備:否則,就讓自己快速的成長起來!以學生為主體的 FLUX 團隊於 Kickstarter 上募資成功,讓它們的可模組化3D印表機成功成案,2700人的肯定與近五千萬台幣的訂單,它們是怎麼做到的?T客邦為您專訪!
FLUX 的成功對於時時刻刻都渴望成功的台灣來說,是一個強心劑:我們都在思考功成名就的方法,而借道相對創業環境更加友善的美國似乎是個好主意,群眾募資讓創業的門檻降低,令你的想法、產品有更多的曝光管道,但即使如此,想要一戰成名仍然是個艱鉅的挑戰。
FLUX 這個台灣團隊,以六個台大學生+一位設計師為主體,它們只用了半年的時間完成了募資專案的上架,完成了概念機型的展示,並且在時限內成功的到達募資門檻,甚至遠超過預期的目標。
▲ FLUX 的募資頁面,最終有 2707 位計畫贊助者,募到了 164萬美金,遠超過原先設定的10萬美金目標。
Kickstarter 募資網址(募資已結束):https://www.kickstarter.com/projects/2117384013/flux-all-in-one-3d-printer-unlimited-elegant-simpl?ref=nav_search
FLUX 官方網站:http://flux3dp.com/
▲ FLUX 團隊成員與 FLUX 3D 印表機。
FLUX 團隊成員:
- 共同創辦人 / 執行長:柯軒恩,台大資工系四年級(休學),82年次
- 共同創辦人 / 技術長:游雋仁,台大機械系四年級(休學),82年次
- 共同創辦人 / 營運長:林士生,台大物理系畢業,台大商研所一年級,80年次
- 共同創辦人 / 軟體開發:馮硯,台大資工系四年級(休學),81年次
- 共同創辦人 / 視覺設計:江尚峰,台藝大雕塑系畢業,北藝大新媒體藝術研究所肄業,73年次
- 行銷:王偉仲,台大化工系畢業,80年次
- 行銷:王作剛,台大物理系畢業,台大機械所一年級,81年次
[embedded content]
▲ FLUX 的 DEMO 操作,偵測定位與測試關節動作。
FLUX 是什麼?團隊又是怎麼組成的?
問:想請各位再為我們介紹一下,關於 FLUX 的特色與這個概念的發想起源,團隊又是什麼時候開始結成,並且在什麼時候開始這項專案的?
▲ FLUX 與印製作品
答:其實主要是由我們的 CEO 軒恩,以及我們的另外一位合夥人雋仁。他們一個是軟體專長,一個是硬體專長。大概今年四月的時候,他們開始對 3D 印表機開始產生了興趣。因為這個東西那時候很紅,一個做軟體、一個硬體,看到說現在(當時)市面上的3D印表機,都還有一些問題,使用上不是那麼的方便,硬體以及軟體上都還有許多的進步空間,於是他們就想要做一個新的3D印表機品牌。
那個時候,他們先找了設計師一百(按:江尚峰),他也是我們主要的合夥人,加上我(按:林士生)以及馮硯,在當時的分工其實就滿仔細的,有負責硬體、軟體的人,一百設計,我是負責行銷,馮硯也是軟體的部份。
一開始,我們就想要做一個完整的,3D印表機的品牌。不過本來只是想要做一台平價、好用的 3D 印表機,想要把門檻降低。就像以前電腦很貴,但現在很便宜,到處都有,我們就想要朝一個消費性產品化的品牌去走。
只是一台高 C/P 值的 3D 印表機的話,那不夠有趣
不過,我們後來發現市面上已有很多現成的東西,真的做出來也頂多就是一台 C/P 值高的 3D 印表機。
所以我們從四月、五月開始一直在發想,FLUX 的概念慢慢的成型。我們用模組化的設計,可以讓噴頭被拆解下來,更換上不同功能的噴頭上去。
我們機台也是一個開源的專案,叫做 Delta 的設計,然後我們利用將噴頭模組化,用磁鐵的關節設計,就可以換上像是我們第一個做上去的模組頭「雷射雕刻」,我們把它加入不同的功能,例如,透過不同的列印材質,甚至食物、巧克力、或是鑽頭等等,就能做出各式各樣的應用。
方向確定之後,我們保留了原有的「簡單」、「好用」的概念,加上模組化,它就會是一台有這些優點,且有設計感的機器。
大概五月的時候「FLUX」這個品牌形象就明確了起來,之後我們就一直在設計原型。等到產品比較有個樣子,我們才覺得可以開始對外募資,到 Kickstarter 發佈,試試看這個產品是不是能在市場上得到關注。
所以,大概從六月底原型定型,然後七月八月開始拍影片,過程中也幸運的申請到了 SVT 計畫,能夠去矽谷三個月,於是我們就把籌備期拉長,讓它能做的更完整。
▲ FLUX 中間的噴頭可藉由磁鐵關節的拆卸來更換。
▲ 噴頭可拆卸更換來獲得不同的功能。
現在我們的品牌形象已經確定了下來,募資也結束,現在就是要進入量產的階段,在跟製造商討論中。
關於 SVT 計畫:全名為 SVTA Immersion Program,是由位於矽谷的天使創投組織 SVT Angels 發起的計畫,今年與台灣工研院以及台大創投聯會等都有合作,活動目的為「遴選台灣優質新創企業至矽谷培訓,學習矽谷創新方法與創新精神,培養台灣下一代的明星新創公司。」徵選上的團隊可至矽谷進行為期三個月之參訪及培訓,並獲得生活補助。
對於開放 API 與硬體模組化的想法以及計畫
問:想請問,關於未來 FLUX 開放 API 與 FLUX 本身模組化的方向以及計畫。
答:像剛剛有提到,像是液態材料就是一種,以及還有雙色列印的噴頭等等,這些都是可以直接用磁鐵的關節來更換不同功能的噴頭,而上面的接線之後我們也會更換一個更好插拔的規格的接頭。
這種方案主要是因為我們想要藉由 Open API 來打造一個社群的概念,因為現在有很多的印表機的玩家,他們其實都是一個 Maker,當他們有這些規格的時候,他們就能夠在這些基礎上,去開發他們自己想要做的功能。
我們現在已經有跟一個廠牌 Discoveree 談合作 ,他們是做液態材料的 3D 列印噴頭,而目前因為機器我們還在調校,OPEN API 也還沒有制定完成,不過有很多我們的贊助者都會提供給我們很多 IDEA,很有趣,甚至有人直接寄了他的構想給我們,畫了整套 FLUX 可能的設計,這邊加什麼、那邊加什麼之類的。我們認為如果能夠開放 OPEN API 讓大家一起來參與,這些修改都是有可能的。
目前我們還是比較專注在中間的噴頭部分,但會朝著上蓋與下蓋都能夠模組化替換的方向去走。
▲ 位於下方的 3D 掃描模組,模組分上、中、下三個部分。
▲ 上蓋模組,接線未來將設計更好插拔、統一規格的接頭。
其實現在我們的概念機型很多都是到各大拍賣場上去叫的材料,然後那個外殼我們是找專門的公司來幫忙生產的,其實他們用的也是 3D 列印,不過是商業用的,可以印出跟開模很接近的品質。
我們想要做的是一個解決方案的概念,包括硬體與軟體,其實在 3D 列印上軟體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我們希望能夠讓使用者買了我們的硬體,使用者不用再去煩惱要怎麼把東西印出來,去找軟體來做,我們希望能一次到位來解決這個需求。
(下一頁:募資心得與關於休學的那些小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