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遠大的志向與目標,其實不用設定,找到自己的興趣、從最小的事情入手,然後不厭其煩地認真投入,自己的實踐及周邊的扶持就會把你帶到一個從來沒有想像過的地方。然而,這一切需要有個「開始」,需要有點「耐力」,需要懂得「感謝」,肯在未知的路途上如此嘗試的年輕人,才是真正的不凡與勇敢。
立大志,做小事
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大志,可是問題是,我們有沒有讓每天做的小事,跟這個大志發生關係?
前陣子我注意到宜蘭頭城有個竹安國小,為了籌募畢業旅行的旅費,學校設計了一項課程叫「織夢計畫」,由老師帶著小朋友親手種植沙地花生、沙地蘿蔔,製成產品,將販售收入做為旅行基金。我覺得很棒,馬上揪團,找同事來買花生,一口氣跟學校買了一百罐。因為這件事,也連帶觸發了我一些其他的思考。這幾年大環境不好,社會普遍無力感很深。我觀察到,很多人因此失去夢想。有些人即使仍有夢,也覺得不可能實現,更不要說人生還有什麼遠大的抱負。
有時,環境是扼殺夢想的理由,對另一些人來說,卻是催生夢想的土壤,當中的差別,就看你怎麼做、怎麼想。比如對小學生來說,靠自己賺到三天兩夜的畢業旅行經費,看起來是個不可能的任務,但他們從做一件很小的事開始,每天去田裡照顧作物,這樣持續到畢業;而我們這些旁觀者知道了,從中支持,也是做一件小事,但累積起來,就圓了這些小朋友一個很大的夢想。從實踐生活中的小事,來成就自己心中渴望的夢想,竹安國小的小朋友給了我們這些大人一個很好的示範。
從改善自己的缺點著手
至於找到足以當成目標的大志,跟眼前可以著力的小事,是最不容易分辨跟釐清之處。尤其「我的大志是什麼?」乍看之下,更不是個容易回答的問題。
以我的經驗來說,最簡單可以立下的大志,就是「改善自己的缺點」。這有個先決條件:你看不看得到自己?有沒有人會告訴你哪裡能再進步?一般人聽到別人指出自己的缺點時,難免立即浮現「我就是這樣」的反應,然而只要一這麼想,就不會進步了。如果能下定決心,每天修正一點不好的習慣、減少一些負面的思維,日積月累會造成非常驚人的結果,而且非常過癮。
我曾經聽過有個朋友立定的志向,是「每天早上醒過來後,馬上起床」。聽起來真是件很小的事,卻極其不容易。可是因為這樣要求自己,而且不斷練習,他每天多出非常多時間,而且是頭腦清楚、有效率的狀態。這個動作雖小,需要的卻是不得了的意志力,只要延續這種精神,我相信他任何事都做得成。
曾子早就說過:「吾日三省吾身。」只是現代人太忙,忙到沒時間停下來凝視自己。我很慶幸至今身邊仍然有些好朋友、好長官,甚至部屬,會主動告訴我:「你還有哪些問題」時刻提醒我不要太「自我感覺良好」,這也讓我不斷在工作和生活中持續有挑戰自己的地方。
「立大志」與「做小事」,看來像兩個不同方向的概念,實際上卻是互為一體。畢竟,縱使再大的成功,拆解開來,最初都是源自無限的小事。只要能把小事做好,實現大志也就不遠矣!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